傳統雕塑的藝術特征是以物象的形、再現、寫實模仿的方式呈現,而城市不銹鋼雕塑藝術的特征是以多種風格具有自身表現方式的呈現。這種方式貫穿于不同的藝術形式中,如:構成主義,立體主義,極少主義等,它們不僅表現在繪畫中,也同時表現在當代雕塑和城市建筑等藝術形式中。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有著自己的風格和表現形式。城市不銹鋼雕塑藝術用抽象可感覺的方式呈現,它不再表現物體的形,它創造自己的形,這使得當代雕塑成為一種看得見的“純形式”的立體造型,形式本身成為它的意義所在。當代雕塑藝術風格形式的產生同社會思想和審美精神相呼應,而且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聯系和影響狀態,背后隱藏著各種復雜交織的社會思想和審美精神。

不銹鋼城市鋼琴雕塑
人類的文化藝術在20世紀形成了一種爆發式的發展,印象派、抽象派、立體主義、構成主義、達達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極少主義、波普藝術、行為藝術等風格形式相繼出現在人們的眼前,而現今的藝術發展更加多元化和自主性。時代的發展,前所未有的信息和多元文化的產生也加劇了藝術的復雜性。 作為三度空間存在的造型藝術,具有體積、線條、色調、材料等因素的立體作品雕塑與建筑一樣都以可視性的形體直接訴諸于視覺,它們適應著視覺活動的一般規律,因而雕塑的一些造型手法為建筑造型所運用。我們不可否認城市建筑與當代雕塑具有相同的造型語言,城市不銹鋼雕塑的非具象性,使得雕塑家走進建筑師歷來關注的抽象的形式與空間的協調統一的問題上來,并在城市物質材料上也給予雕塑家在空間調度和造型組織的開闊自由。

不銹鋼大型鏡面立馬雕塑
城市建筑在外形上的“雕塑化”是受到城市不銹鋼雕塑藝術的發展所影響。我們在當代雕塑中引入建筑的表達和意義。不僅是在形式和審美文化上存在著深刻的聯系,同時在造型語言的運用,空間關系、功能聯系,及技術材料的應用方面有著相互借鑒的關系,當代雕塑藝術與建筑藝術在發展過程中,無論是藝術潮流、形式語言、空間造型、建筑形式不斷借鑒各種雕塑風格,產生了極具影響的雕塑建筑藝術。
城市不銹鋼雕塑藝術與城市建筑之間存在的根本區別是建筑具有實用功能、即居住活動空間的創造,反映在外觀造型上,一座好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好的雕塑藝術品。雕塑和建筑的產生和發展有著它們本質的特征,這種特征一直貫穿它們的發展之中,所表現出的復雜性和多元性也隨著它們的發展愈具有廣泛和游移性。另外雕塑與建筑都是一種文化載體,它們表現了哲學思想、藝術風格、社會文化、審美價值等文化特征,同時表現出人類社會精神寄托的物化和精神信仰的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