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紋作為中華古老文明的傳統裝飾圖案,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的原始旋紋,原始旋紋是古人對云這種旖旎壯美的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崇拜,隨著朝代更迭,人們的審美取向不斷的發生變化,祥云紋在造型上不斷地被改造,包含在其中的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于簡介生動的線條在改造中不斷被強化,成為代表中華文明的文化符號。至今,雕塑設計師仍然對祥云這個具有豐富內涵的傳統紋樣進行深入地發掘、變化和改造,使之在保持原有傳統寓意的同時,更好地融入了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理念。同時,這也要求設計師在對傳統紋樣的傳承、挖掘與不斷創新中建立起更為深入、更為廣闊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模式結構。在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祥云紋對中國裝飾藝術的巨大貢獻是無可厚非的,一方面它在中國裝飾藝術中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它對中華民族審美能力的深刻影響是指的每個人從自身的角度去細細體悟和理解,祥云紋的精神意蘊和人文內涵也同樣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深刻體味。不管是在自然意義上還是從人文意義上,祥云紋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的審美選擇,這是符合民族自身審美精神的必然。

不銹鋼公園植物菠蘿雕塑
祥云紋雖然沒有龍紋顯得富貴,也不像人物、瑞獸等一些形象往往都作為主紋來表現,它通常以底紋陪襯的形式表現在裝飾載體上,并起著突出主紋、烘托氣氛、強調中心主題的作用。在雕塑藝術中祥云紋以旋紋形態呈現其自身獨有的線條能夠引起一種視覺上的對話與關注,豐富的線條也加深了受眾的感覺。因而,在設計中,對我們視覺知覺產生影響的往往不止是單一性的線條。線是祥云紋的基本造型元素之一,祥云紋一起獨特的造型語言,不僅傳遞著中國東方傳統文化所獨具的“線”的飄逸灑脫,且傳遞著寬容豁達的人文精神和喜慶祥和的美好祝愿。在形態上,祥云紋流動飄逸的曲線所呈現的軌跡呈現出強烈的節奏感和動勢,具有很強的視覺張力。
